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433号提案的答复
- 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2日
- 编辑:白其鹭
- 来源:
辽农提〔2025〕72号
民革省委:
贵委提出的关于发挥我省水下机器人技术优势,加快发展智慧海洋牧场建议的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辽宁毗邻渤海和黄海,是东三省唯一沿海省份,大陆海岸线长度2110公里,占全国海岸线长的12%,居全国第五,海洋功能区划面积4.13万平方公里。拥有辽东湾、海洋岛两大传统渔场,近海生物资源丰富,品种繁多,有3大类520多种,海洋生物资源丰富,具有建设海洋牧场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一、我省海洋牧场发展现状
我省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,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提出加快海洋牧场建设、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。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,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。
2016年起,全省已累计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44个,居全国第2位。其中,大连市32个,葫芦岛市6个,丹东市2个,盘锦市3个,锦州市1个。全省示范海域面积达3万公顷,投放人工鱼礁205万空方,争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人工鱼礁补助项目资金8亿元。国家级海洋牧场带动周边海域开展浮筏、吊笼、底播等多种养殖模式,年产优质海水产品250万吨,实现产值约400亿元,每年惠及全省捕捞渔民近8万人、渔船12500艘,人均增收2000元,监测显示,近海生物群落结构和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,礁区内渔业资源增加显著,鱼类种类增加1.5倍以上,渔业资源量增加2倍以上,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型渔场。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种群得到了明显的恢复,已从常见种跃升为重要种。
二、我省水下机器人取得成就
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,被誉为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”,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、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根据省委、省政府建设“数字辽宁、智造强省”的总体要求,机器人产业作为“新字号”的代表,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,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,市场潜力巨大,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增量。水下机器人能够对水产水域进行全天监控,最大限度及早发现各种问题,同时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实时的数据回传进行监控,还能够将整个水域的水质情况进行建图,更加直观反映水体情况,助力养殖户精准把控水质变化,大力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我省制造新优势,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
我省水下机器人研发实力雄厚,拥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、大连海事大学等水下机器人“国家队”科研单位,建有机器人学、水路交通控制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,拥有院士领衔的水下机器人研发人才队伍,产业链相关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,在水下机器人整机集成开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
省教育厅设立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,对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稳定支持,支持大连海事大学、大连海洋大学等高校在海洋资源、海洋装备等领域开展基本科研立项,联合开展博士科研启动项目,将科研资源向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倾斜,真正让高校科研人员“精心、专心、潜心”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,为培育国家级项目提供支撑。连续两年实施辽宁“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”,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举办活动73场,吸引超过100所高校、2000家企业参与,累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000项。2024年高校全年转化科技成果7395项,转化金额37.18亿元,其中合同转化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较2023年增长7.5%。
省工信厅依托沈阳机床、大连船舶重工等龙头企业,推动精密加工、耐压材料、动力系统等水下机器人关键部件制造升级,建立高端装备配套基地,开发水下焊接、管道检测等工程机器人,服务海上风电、油气平台等场景需求。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为核心,联合大连理工、哈工大等高校,组建“环渤海海洋机器人创新联盟”,重点突破低光照视觉识别、抗流稳定控制等区域适应性技术。在长海县等养殖区部署投饵、监测机器人,建设5G+水下物联网管理系统,降低养殖死亡率。联合国家文物局开展甲午沉舰考古项目,开发文物测绘机器人集群,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标准。依托葫芦岛舰船工业基础,开发声呐诱饵、扫雷机器人等装备。在渤海海峡部署水下救援机器人常备分队,提升海上事故快速处置能力。利用獐子岛周边海域,构建梯度测试区,配套水下通信基站、动态定位系统等设施。在东北大学增设“海洋机器人”微专业,推行“双导师制”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。支持大连海洋大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,开发VR水下操作培训系统。
三、下一步重点工作
省发改委将积极发挥我省水下机器人技术优势,加快发展智慧海洋牧场建设。
省财政厅将继续积极支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探索水下机器人等科技技术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应用,提升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水平,推动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省科技厅将充分发挥我省水下机器人创新优势,组织开展环境约束下的水下机器人感知-决策-控制全链条智能理论、多体/群体协同智能等关键技术研究,研制高性能传感器、智能作业装置等核心零部件,针对智慧海洋牧场建设需求,研制水质环境监测机器人、起捕采收机器人等,为我省海洋渔业集约化、智能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省教育厅将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、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,以项目为载体,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,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为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省工信厅将立足区域禀赋,明确产业定位,发挥我省工业基础优势,强化科研创新网络,全力拓展市场空间,进一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支撑体系。
省赌网 厅将积极会同省直各有关单位,发挥我省水下机器人技术优势,全力提升我省海洋牧场智慧化程度,加大力度做好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深度融合。
联 系 人:郭智勇
联系电话:13386874348
赌网-网赌百家乐
2025年5月14日